本篇文章1921字,读完约5分钟

顺德大部分的制改革“石破天惊”,区委书记刘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在新中国迎来60个生日之际,“改革明星”顺德再次承担了历史使命。

顺德大部分的制改革,把41个党政府机构大幅度调整到16个部门,其力量大,创新多,被外界称为“石破天惊”。

这场暴风雨般的改革,一夜之间把54岁的刘海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个佛山市委常务委员会、顺德区委书记,担任佛山市石湾区、南海区、顺德区的高层,主导佛山媒体的整合和南海并镇的改革,被称为中国县域经验最丰富的官员之一。

在顺德改革“满月”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刘海,听取了这次改革的“操刀”者一个月来的酸甜苦辣、心路历程。

执笔:南方日报记者陈透明伊陈枫顾大炜-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张由琼

你挨过骂吗?

把官员推到最前线,听比骂好

记者(以下简称“记):顺德在这次改革中,有可能“割舍”16个41个党政机关,堵塞很多人的晋升道路。 有人骂你吗?

刘海(以下简称“刘):哈哈,如实说,听到的好事比坏话多,就算有坏话他们也不会在我面前说哦!

确实改革非常困难,而且这次变动这么大,压力从未有过。 没有省委、省政府、佛山市委、市政府的理解、支持和援助,改革就不能顺利进行。 《开弓不回头》(也就是本报9月18日a02版《顺德改革开弓不要再回头了》,编者注)是你们《南方日报》对顺德这次改革的评论家复印件。 前段时间向汪洋书记报告镇改革情况时,会后汪洋书记离开我,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张弓不回头箭”,顺德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我把区委常务委员会、副区长推上了火线,发现最近电话少了。 他们不打电话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机构改革局长少了,我对刘海有意见,没有给我打电话。 另一个是实行大部门制,由首长负责,大局的所有资源基本具备,也许不用找刘海就能处理。

记:干部的积极性会受挫吗?

刘:这次改革的前提之一是部署干部。 我参与佛山媒体的整合和南海并镇的改革,感触很深,公务员也是人,改革也要兼顾公务员的利益。

这次改革局的一级干部都是百分之百安排的,有些同志还需要考察提拔。 这次改革虽说大局变少了,但新体制也完全有晋升的机会,我们也设计了很多方案,想了很多方法,也达到了事实上的目的。 另外,根据《公务员法》,如果将来科员做得好,工资可能会比局长高。 这也为我们的改革减少了阻力。 我认为做法总是比困难多。

你最难改变什么

定向思考的束缚,冲破那张纸不容易

记:从外部来看顺德改革是雷烈的风行,从宣布开始到人员到达只有三天。 但是据我们了解,实际上改革几乎一年了吗?

刘:改革有外因性的力量,也有内因性的因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大会召开后,政府机关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确实现在的行政体制不适应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顺德806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它创造的经济总量已经非常庞大,去年的工业产值3900多亿元,到今年为止工业总产值超过了4000亿元。 如何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迅速发展? 省委在考虑,顺德也在考虑。

仅仅是这样的经济总量,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很难适应,也就是胜哥(担任顺德市委书记的冯润胜)说的“人民代表大会衬衫小”。 用组织重叠等落后的管理体制管理先进的生产力是绝对不可能的。 顺德是个突破口,先处理一下这个问题。

记:这次改革最难的是什么?

刘:我经历了几次改革,这次是最难的。 哪里难? 关键是定向思维的束缚。 我们国家以苏联为样本设立了党政府机构,60年来经过了多次机构改革,但根本框架没有改变。 我们的决策者是在这样的体制下长大的,摸耳朵这么多年来,突然摆脱思考的惯性并不容易。 但是,必须跳出去,所以我们建议机构改革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同族项合并,换个角度来看,突然变得明朗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件,但在前面冲破这张纸确实不容易。

这张纸被突破后,下一个课题将涉及利益结构的调整问题。 省、市各部门看起来很惊讶,一夜之间部门不见了,一夜之间局长不见了。 但是,实际上除了合并和平移,有这个部门就有工作,人随随便便。

记:这次改革的外界争论最大的是党委负责人直接担任政府的高层。 这被批评为“党和政府不区分”,你觉得怎么样?

刘:党政联动是顺德这次改革的第一优势。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在基层工作了很长时间,基层最重要的是处理问题,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我担任过六年推进部长。 推进部长最流行的话是“虚工实作”。 这句话反映了问题。 推进部是虚工,但需要赢得实作。 我想工作,但苦于没有资源,没有平台。 在基础上工作需要平台,需要把手。

没想到外部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党委和政府办公室的共同署,实际上顺德从1992年开始实施,而且没有改变,效果也非常好。

12下一页
不自然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