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6字,读完约2分钟
2月19日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10周年纪念日,小平家乡四川省广安召开诗歌朗诵会纪念伟人。 发廖攀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信息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采用。
中新网2月19日在邓小平去世10周年之际,《解放日报》今天刊登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复印件,指出“科学快速发展观”与邓小平的迅速发展思想格格不入。 那是对中国改革和现代化事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积极应对,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完全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而且开始反思只用经济指标衡量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方松华撰写的这个副本表明,在这个历史时期,虽然没有根本处理快速发展不足带来的问题,但快速发展不足带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以前流传下来的思考和体制遗留下来的矛盾正在克服中,在思考和体制方面新旧交替、新旧交错、新旧不明带来的矛盾逐渐加剧。
这些矛盾和问题中,有些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来比较有效地处理,如政治企业的区别、城乡二元结构、政府公共职能的不足、社会管理的低效等。 一部分是历史性和制约性,如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素质、文化积淀和社会结构等,只有通过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优化快速发展来逐步处理。
因为此,在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始终将快速发展作为处理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处理“要不要快速发展”的问题的前提下,追求“什么样的快速发展”和“怎样快速发展”就成了最紧迫的问题;实施什么样的快速发展战术,进而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对于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快速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快速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当代中国已经找到了快速发展之道,它不仅具有民族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