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6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础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表示,这次抗震救灾的精神是“万人一心,群众形成城市,不怕困难和危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这是近两个月抗震救灾实践中出现的中华民族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最新概括、科学论述和准明确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民族精神是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迅速发展,被民族许多成员认可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一直流传至今 中华民族的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动力。 民族精神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得到了新的发扬,注入了新的副本。 例如,民主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有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防洪精神、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冰雪灾害防治精神等。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和高度升华,也为这一精神宝库增添了新的丰富时代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表现和新的迅速发展,如果比较抗震救灾精神和十年前的98种防洪精神(当时的概括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努力,坚韧,勇敢胜利) 其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有,中间8个字和98个防洪精神后16个字的意思大致一致,“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新的迅速发展,新的亮点,给予新时代的拷贝,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快速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抗震救济的基本理念。 在抗震救灾中,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具体地说:
其一,以救人命为先,“灾害状况是命令,时间是生命”“再来一个救命”。 “如果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百分之百地努力”“救人是第一位的,一分一秒也不能落后”。 这些都是尊重人的生命权,生存权是抗震救灾的最高宗旨,生命至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价值观。 其二,设立了国家哀悼日,2008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市民下车,以国家的名义给了死者最高的尊严。 其三,防止堰塞湖导流排险,下游群众避难转移,二次灾害的发生,以人的生命安全为先。 其四,体现在以人为本,确保灾区群众吃饭,喝干净的水,有住处,生病就医。 其五,确保大灾害无大瘟疫,切实进行灾区卫生防疫、消毒、饮用水和食品安全。 其六,抗震救灾中重视心理救助、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形成了以心理咨询专家为主体、广大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心理救助队伍,将物质家园重建和精神家园重建结合起来。
尊重科学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和新亮点,具体来说,一个是决定的时机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发出指示,当晚召开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进行全面部署。 震灾几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出现在灾区一线,直接指挥抗震救灾。 第二,统一的科学性、抗震救济需要统一兼顾,需要全方位的合作协调。 这包括中央和地方,包括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包括卫生、医疗及志愿者等各方面,要统一指挥,精心配置,合作,互相合作。 三是新闻公开性,政府第一时间发表灾害情况,灾害情况发表及时、公开、透明,受到海外舆论的广泛好评。 四种救援手段的科学性,如航空遥感飞机、搜索救援犬、生命探测器、“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活动医院等。 五、是专家工作的重要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地震、卫生、防疫、水利、地质等多学科相关的专家委员会,对决定咨询机构发挥了重要意义。 例如,水利专家编制了唐家山堰塞湖的1/3、1/2和所有溃坝的3种预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六是法制的规范性,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大致通过了《汶川地震后重建条例》,将重建纳入法制轨道。 6月8日颁布并实施了这项条例。 7月1日发表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抗震救灾事业。
(作者郭建宁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