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2字,读完约5分钟

“你们写评论家的复印件,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从《人民日报》转载。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叮嘱中国青年新闻社社长傅世光。

几天后的1983年11月17日,《这个问题》以本报评论家的文案“污染要消除,生活要美化”的形式刊登在《中国青年报》的第一版的显著位置上,当天的《人民日报》也在第四版画上了框框。

这个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应该自己问的“问题”,今天看起来问题有点大,但当时绝非小问题。 自从第十二届二中全会提出思想战线不能精神污染以来,“在一些地区,允许女青年烫发、涂奶油、干涉青年们穿风格新的衣服、青年们跳健康的集体舞。 虽然很少混淆这种青年美化生活的愿望和精神污染,但应该引起我们的观察”。
这个评论家文案是由中国青年新闻社副总主编徐庆庆执笔的。 25年后,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回忆起这篇文章出现的前后,坦白说,清除精神污染扩大化的决不是“个别的地方”,也不是“少”。

报纸上刊登的副本被抑制了,看起来很有节制,徐庆庆知道消除精神污染的行业和范围在当时扩大到了非常荒谬的水平。 《马克思传》的页面因马克思夫人燕尼袒露肩膀和脖子以前有欧洲服装的照片,被没收为《黄书》。 《展望》周刊的封面刊登了获得世界冠军的女子体操选手在高低杠上的动作,因此在部分地方被作为“黄色照片”收集。 在某地方检测出1岁孩子不穿衣服的照片,被认定为“淫秽照片”。 士兵随身携带对方的照片,受到严厉谴责。 有些大城市的党政机关不允许披着烫发和斗篷的女性同志进门。 多个工厂门口站着人,留着长发,不加入任何穿着奇特服装的男女工人。 再者,组织工人纠察队昼夜巡逻,在街上看到穿小号的人,上去剪……。

“有人反对精神污染发起运动,突破思想战线的范围,获得了其他行业。 多个省市的领导人表明了“态度”,感觉又要来运动了。 “又要成为全体人了? “”这种气氛当时很明显。 ”徐祝庆想起来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即使是他服务的《中国青年报》,也只能批评心中没有的、这种“精神污染”。 不久前,刊登了新服装的裁剪图,催促年轻人穿花衣服,为跳交际舞的年轻人辩护。

时间、纸面上只剩下“高亢健康的歌声”,“颓废的声音”失去了藏身之处。 “精神污染和精神鸦片”被分解后头疼。 报纸公开批评“宣传年轻演员的私生活,鼓吹个人奋斗思想,情调不健康”,强烈批评“子弹只击中一个身体,黄色出版物击中一个人”,甚至认真注意“观察科幻小说中存在的精神污染” 报纸援引当时文化部部长的请求,希望对帮助文化部改变抵抗精神污染的弱势状况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名记者秘密访问广州流花酒店的6元票音乐茶座,有些演员唱了一首有点不健康的曲子,而且台风非常不严肃,有些嗷嗷待哺,有些困倦,很受欢迎。 再者,两个女演员穿着两边张开接近大腿的黑色旗袍,在若明若暗的吊灯下,一边唱歌一边大幅度扭动大腿,故意把大腿放在裙子外面,挥舞得花枝招展,场内大吵大闹。

总之,从1983年10月下旬开始,各大新闻媒体关于消除精神污染的报道和评论突然增多了。 《人民日报》当时的负责人回忆说,由于“精神污染”一词的采用急剧增加,人民日报社排字室的四个活字不够了。

这就是胡耀邦发出指示的背景。 1983年1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中国青年新闻社社长傅世光来到胡耀邦的住处。 关于社会各种“去污”的混乱,胡耀邦说,我担心发生这样的事件,去除污垢去大众生活方面,这是偏颇的,美化生活也去不了的。

根据胡耀邦的谈话精神,余世光安排回到报社马上写评论家的复印件。 11月17日,在报纸上刊登了“必须清除污染,生活必须美化”。 根据文案,“年轻女性喜欢烫发,年轻人喜欢服装风格新奇,休息日跳健康的集体舞等,与所谓的精神污染完全不同。 青年总是向往美好。 这样的愿望本身是正当的、积极的……反对精神污染的时候把这个也反过来怎么样? ……我们决不能说反对精神污染,加强思想工作,不能对青年美化生活的要求制定文案,使观察力集中在青年裤脚狭窄、鞋跟高度、发型服装如何提高上。 ”。

“这种不分解的方法是有害的……它在人们中混淆了是非界限,也有可能再次出现过去的“左”方法”。

这篇文章是社会最初切实发出的否定信号,以此为象征,扩大化的精神污染消除运动立即停止了。

接下来,《中国青年报》于11月20日在《星期刊》头版发表了照片,附上醒目的毛笔标题“青年们翩翩起舞”,报道了北京市西城区邮电分局团委举办的集体舞会。 据团委书记介绍,虽然担心举办集体舞会会会导致精神污染,但他说“生活在优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青年,他们的生活应该是美好的,团组织必须保护和支持青年对美化生活的追求。”

12月31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版是红色的,“看! 在“祖国前进的步伐”的标题下,用数据和图例展示了一年来各行业的建设成果。 反过来,二版是“什么是奇装异服——访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白崇礼”的文案。

“最近,有些地方把穿戴打扮也当作精神污染来反对,斥之为‘奇装异服’。访问白崇礼,就是想听听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1983年的最后一天,中国青年报人和服装设计专家一起,再一次“讲清楚”了“这个问题”,并和网民一起,把“这个问题”抛在了前进的路旁。 【: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