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05字,读完约8分钟



67岁的谭泾远是谭震林儿女中的老大,言谈间,透出一种高贵而历经沧桑的大气。在谭泾远眼中,父亲是小个子,硬汉子。图/记者汪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人物]

谭震林( 1902—1983 )出生于湖南攸县梅城镇,12岁开始成为书籍纸业的学徒。 1926年10月在攸县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新四军二、三支队副司令官、新九军军部巡视员、中共华中分局副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省党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副秘书长。 国务院副总理兼农林办公室副主任。 党的八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于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病逝。
高贵的中游出现了经过沧桑的大气

7月20日中午,20多名湘籍将帅子孙在北京酒店的单间聚集。 坐在她周围的湘籍将军的子孙中有少将、中将,谭旭远从前任中国科学协会计划财务部部长退休,等级为司局级。 在这里的人也像弟弟妹妹听从姐姐的安排一样,自然服从谭咏远的命令,但座位上她并不是年龄最大的。

这个集团有同样的背景,在北京红壁大院长大,经历过共和国风雨的将军的子孙,现在也进入了老年。 他们聚集在一起,没有世俗的讲究,像一群孩子。

67岁的谭旭远是谭震林孩子中的老板,白头发,金边眼镜,穿着白色篮底衬衫,言语间,揭示了高贵而经历沧桑的大气。 关于第一次回到家乡,她高兴地说:“1970年,我在北京无家可归时,第一次回到了家乡攸县。”

从湖南攸县城关书店的装订工,到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

从氵米河畔到井冈山,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参与国民党反动派一、二、三次“围剿”的指挥反击,保卫福建省西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多次提到西南三年的游击战。

抗日战争中,指挥新四军获得对日“繁昌大胜”,打开了苏南东路的抗战局面。

解放战争中,指挥粟裕和苏中七战七胜,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要点攻击”。 济南、淮海战役,过长江,解放浙江,主政华东。

在“文革”中,率先“大吵大闹怀仁堂”……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前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谭震林在女儿眼里是“矮小、硬骨头”。

名字是纪念父母的恋爱

“我名字里的这个“泾”意思是安徽泾县,我不是出生在泾县,而是出生在苏南。 当时洼县云岭是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前的军部,父母在那里认识。 ”。 谭远说。

1938年2月,谭震林就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官。 葛慧敏是年轻党员,仅19岁,放弃学业学习军队后,从上海到临汾八路军学习军队,后被分配到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不久后调到第三支队。 他们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9年6月,他们结成了患难与共的终身伴侣。

1940年3月,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决定将谭震林从皖南前线转移到苏南东路地区,指导敌后抗日游击战。 23日晚,谭震林率领随员出发云岭,4月11日到达江南司令部,4月15日,谭旭远出生于江南司令部。 这一年,谭震林38岁。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了。 这时谭震林已经在苏南,没有经历军部突围。

我问过父亲是否是叛徒

“文化大革命”时期,谭咏远已经是二十六七岁的大女儿了。 最能表现父亲无私勇敢、刚毅和阿个性的“大骚动怀仁堂”,她在事件发生后一直知道。

“那时我就业了,但还住在家里。 父亲和老帅们“大闹怀仁堂”的那天,我只是在家知道父亲不高兴,具体是为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敢问。 他们这一代人组织纪律观念特别强,什么事件都不在家说”

1967年2月16日,北京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文革集团”的部分成员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会晤。 一些老干部被推翻,早就生气的谭震林,看到张春桥进入会场,开头问“张春桥,陈丕显为什么不来北京”。

“文化大革命”中青云挺拔的张春桥,没想到有人敢当众取笑他。 他愣了一下,说:“大众不会答应的! ”。

这个答案进一步激怒了谭震林。 他严厉地说:“你说群众,还有党的领导吗? 你们的目的是铲除老干部……四十多年的老革命被你们毁了房子,妻子离散了……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体老干部,为了全党……砍头,坐监狱,开除党籍也要斗争到底 ”。

这时,“中央文革集团”的陈伯达、康生、姚文元等也出席了,谭震林的正义震惊了这些人。 此后,陈毅、叶剑英、徐向、聂荣臻、李先念、李富春、余秋里等老一辈革命家也谴责这群人的倒行。

这是有名的“大骚动怀仁堂”。 但是,当时毛主席听取了“中央文革集团”人们的歪曲报告,严厉批评了谭震林等老同志。 之后,“大闹怀仁堂”被称为“二月逆流”,谭震林被错误地批判为“二月逆流的黑干将”。

后来江青、康生等人诬蔑谭震林是叛徒,谭咏远回家问父亲。 “爸爸,这是怎么了? ”。 谭震林说:“要相信组织,相信党。 毛主席认识我。 ”。

无家可归

1969年9月末,林彪、江青集团以中央名义,将一些老干部驱逐出北京。 谭震林被桂林“护送”,幽闭了三年。

谭远说:“《文革》前,我家住中南海乙区,李富春家住第一院,我家住第二院,邓小平家住第三院,陈毅住第四院,后面是刘少奇家。 这些老一代人,我们散步时经常见面。 父亲去桂林后,1970年从东北回到北京无家可归。 这时,我第一次回了老家攸县。 ”。

“二月逆流”后,谭咏远作为“黑干将”的女儿被放逐到东北。 从东北回京,连父母的待命都没有,无处栖身。 这时,谭咏远被考虑的地方是父亲老家攸县城关,那里有叔叔。

“那时叔叔也很得体,我辗转找到了他。 他带我回家,逢人说我是谭震林的女儿,是我表哥的同学。 这样我就在老家住了一段时间”想起这段悲伤的经历,谭旭远的脸依然保持着笑容。

我丈夫都是“黑”出身

采访中,谭旭远的丈夫虞大江坐在旁边也很有意思地听着妻子的话。 他是谭震林井冈山时代的老战友江华的儿子。 记者问:“退休后在做什么? ”。 虞大江笑着说:“我要当她的司机。”

说到自己的婚姻,谭旭远还是很坦率的:“我们是小学同学,那时他父亲是“三反”分子,我是“黑五类”的孩子。 以前,他有女朋友,我有男朋友。 “文革”时期,我们的父母都被打倒了。 1971年,我在七机部工作。 阿姨叫了我们,就在那里。 知道根底的人,又是“黑”人,家是对的。 ”。

翟邦叔叔留言

“九一三事”后,几个老干部的立场开始迎来转机。 1972年,毛主席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在小范围内平定了“二月逆流”。

那时,胡耀邦发现谭耀远在家,说:“快通知你爸爸信,让他给主席写信。 现在又有人工你爸爸的谣言,谭震林说在什么范围内打倒了我,在什么范围内必须给我平反。 ”。 “耀邦叔叔知道当时的政治气候是不可能的,希望尽快通知父亲。 ”谭远说。

那年5月,谭旭远去桂林看望父亲,但年内不能去桂林度假。 怎么带来胡耀邦的留言,谭旭远想结婚度假。

“我的结婚报告提交了。 他们不承认。 你的情况我们说得很清楚,虞大江需要政审。 他是江华的儿子,政审不能通过,他们拖不动。 这时很多阿姨叫我邓超母。 我写了一封信。 当时妇联的阿姨把信转过来了。 邓颖超妈妈给信下了指示,七机部坦率地批准了我们的结婚。 ”。

1972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 谭震林特意选择了在这一天寄信。 毛泽东收到信后,立即批准中央政治局,同意谭震林回京。

父亲是个男子汉

谭慧远的眼里,父亲谭震林一直很忙,总是不在家。 而且,对孩子要求严格,严父也是慈父。

“每年春节,他总是开家庭文艺联欢会,他擅长的戏是京剧《借东风》,后来喜欢唱现代京剧《沙家滨》郭建光的歌段《朝霞映在阳澄湖》。 父亲喜欢和母亲合唱新四军时代的军歌《繁昌之战》,家里看起来很开心。

谭泾远说,父亲是个讲真话,敢负责,疾恶如仇,刚直不阿的男子汉。不说大闹怀仁堂,就是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那个时候,对彭德怀已经开始批判,但是在小组发言上,父亲还是肯定彭老总的不朽功绩和崇高品德。(记者 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