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1字,读完约4分钟
28日上午,第九届华商文化大礼堂如期举行,随着周总理秘书纪东的感人讲话,总理鲜为人知的生活点滴出现在大家面前。 纪东在总理身边工作过八年,在他的话下,周总理勤奋廉洁的工作作风和一切简朴的生活习惯,使大家感动。 周恩来在儒家文化中忧国忧民,为苍生社会牺牲自己,粉身碎骨,真正实践了死后死去的精神。
一体的一天可以这样度过
讲座中,纪东是周总理生活中的普通日子——1974年3月26日,当天下午3点,总理起床,4点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下午7点与尼雷尔共进晚餐,晚上10点召开政治局从业会议,次日凌晨2点半召开民航总局的 整整23个小时,总理就这样超强度地工作,这样的日程在那天并不少见。 总理是当时被癌症魔缠身的76岁老人。 “总理的一天从厕所开始”纪东说。 总理起床后,他们拿着等待批准的文件追上厕所,总理边洗脸边听报告。 一位大国总理在外界面前总是很健康,其实这背后有别人看不到的辛苦和疲劳。
总理的早餐是牛奶或豆浆,面包上涂果酱,午饭也很简单,有时是煮好的花生米,正餐是很简单的腥汤。 邓颖超夫人给他写了无数便条,注意不要吃药,不要吃饭。
一句话叫“忍辱负重”
“总理的晚年,用一句话概括是恰当的。 那是忍辱负重,一个大国总理精神上付出的代价,政治上的风险,如果不亲眼看到,你完全无法想象。 ”。 纪东说。
纪东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有一天,他在总理的桌子上发现了一张纸。 总理用铅笔写了《西厢记》的歌词。 “不公平和不甘心。 做二月的日子很难,蚕需要保暖抗寒。 种菜的哥哥下雨,采桑的女性要晴天干燥。 ”。 “忍辱负重”之后是疲劳、呼吸、担心和愤怒。 总理累得心更累,随着“文革”狂潮的高涨,总理为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担心。 纪东有一次总理说“文革”快结束时,发自内心的兴奋说,形势的迅速发展又使总理陷入了更深的忧虑。
纪东说,在当时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一种体验面临着一些选择:第一,生命从更多的事情出发,推波助澜。 第二,公开抗争,阻止生命。 第三,随波逐流,阿附权势。 第四,消极怠慢第五,退避三舍,治病养身,安度晚年。 但是,总理选择放弃生命忘记死亡,把整个民族带离灾难。 和骨子里的人民一起操心轻松,互相包容国家的精神,总理在沉重的压力下忍辱负重。 首相对去过的耿昂说过这句话。 “人为了打倒你,无论怎么打,你自己都不要倒下。 如果人很着急,不管多着急,都不要自己去。 人要整容你,不管他怎么整容,你自己都不要死。 ”。 这句话其实也是总理自己当时状态的描述。
在一群“枯燥无味”的数字背后
“总理拿着两个包住院了。 ”纪东说。 他还说,在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总理的风格。
纪东表示,周总理于1974年6月1日住院,于1976年1月8日病逝。 “在这587天里,总理做了14次大小手术,平均每40天一次,是的。 他与中央负责同志161次,与中央部门负责同志55次,与外宾63次,会议40次…”,报告一次数字。 可以看出首相是如何“住院”的。 在这边见到外国客人时,隔壁房间做好了急救的准备。 最后,这位伟人的遗体被火葬,骨灰撒在河边的大地上。 就像总理在奋斗中得到永生,在火中得到涅槃。 他像蜡烛一样慢慢地烧了自己。 “在总理身边工作了8年,他的老人有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出生而死的奋斗精神,没有荣辱的高尚道德,虔诚的人格魅力,严格地以自己的组织纪律,永远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周恩来,已经永远站在中国大地的国土上,他的精神已经传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以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 纪东用这样的话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掌声雷动,献给纪东,更献给那位远去的伟人。(记者 王锋)